乡野匠心是传承更是创新!手艺人把“聊城新三宝”做进

来源:IM体育电竞平台 作者:IM体育官方网站 浏览次数:3

  “这是菠菜面、胡萝卜面、低盐面、儿童面,还有刚刚研制成功的灵芝面!”5月2日,聊城市临清市康庄镇的刘志超指着展示架介绍说。他是福寿长空心挂面厂的负责人,也是康庄刘氏空心挂面的第九代传承人,做挂面已经有十年时间。

  除了目前的十余种口味外,他想把“聊城新三宝”——东阿阿胶、冠县灵芝和临清桑黄做进挂面里,目前灵芝面已经试制成功,阿胶面还在研制中。“空心挂面是临清康庄镇的特产,‘新三宝’是聊城的名片,把它们结合起来,是用老手艺进行创新。”刘志超笑着说。

  说起空心挂面,临清康庄镇的手工空心挂面很是有名,细如发丝,老少皆宜,当地人称它为“进京贡面”。据《清平县志》(清平为临清旧称)记载,康庄空心挂面始于洪武二十年,兴盛于清乾隆年间。翰林院大学士、太子太傅刘湄回康庄省亲时,曾将家乡的空心挂面进贡皇宫,颇得乾隆皇帝赞赏,龙颜大悦,御批为“贡面”。

  “‘进京贡面’就是我们刘家前辈做的,这个故事也一代代传了下来。”刘志超揉着面,自豪地说道,“国学大师季羡林小时候和俺姥爷住对门,以前长辈去北京看望季老,都会带着家里做的挂面。”在刘志超的记忆里,长辈都是在家里做面,挂面的杆子是木柴树杈,醒面的池子是麦秸泥垒的。2014年,刘志超正式接管家里的营生,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了“福寿长”品牌,建起福寿长空心挂面厂,最近还把“刘氏匠心面”的品牌注册下来。2020年,他的挂面技艺被评为了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志超说:“工艺还是传承了上百年的工艺,但从制作环境、生产流程、产品研发上都得走上标准化的道路。”挂面厂面积不算大,但规划得井井有条,和面间、醒面间、晾晒间、工具间、室……各个房间都干净明亮。从一盆面粉到细如发丝的挂面,需要十六道工序,整个流程下来需要8到12个小时。“一般都是一大早开始忙活,中间也没空休息,现在天气热,醒面时间稍微一长就不成形了。”刘志超戴着发套口罩,揉面揉了20分钟,喘气有些急促。

  问起新产品研发的缘由,刘志超说:“一切都是站在顾客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提倡低盐饮食,他就通过调试面粉、盐的类型和比例,把盐分降到最低;儿童需要补充营养,就制作了蔬菜面、钙铁锌面;药食同源的“聊城新三宝”有很好的保健功效,那就把它做进挂面里……“研制出一款新口味的挂面,会经历无数次失败,味道古怪、面团太软、太硬,做不成面都是常有的事。”刘志超搓着面条说。

  经历了和面、揉面、醒面、搓条等四个小时的工序后,终于到了拉长风干的环节。刘志超架着面条,挂到风干晾晒的库房里。他握住下面的木杆往下一拉,原本5毫米左右的面条被拉到不足半毫米,灯光的照耀下如一丈洁白的布匹。刘志超站在挂面后,额头也沁出了汗珠:“其实我只做传统挂面就守住了这门手艺,但老手艺传承下去,必须要改革和创新,费点力气也值了。”


im体育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