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百亿高端注射剂市场石药、绿叶强势领跑

来源:IM体育电竞平台 作者:IM体育官方网站 浏览次数:11

  脂质体药物研发日趋火热,企业竞争显然愈发激烈,首当其冲的是多柔比星脂质体,目前该产品已初步具备纳入集采的条件。

  日前,石药集团的第4个脂质体药物——伊立替康脂质体获批上市,为本品首仿+首家过评,其距离施维雅的原研药在国内上市仅过去17个月。

  伊立替康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结直肠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的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抗肿瘤药物,但本品的内酯环结构易水解,会导致药物抗癌活性变低,毒性增强。

  而脂质体技术具有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给药剂量的优势。该项技术的应用既可改良药物性质,又能大幅节省研发时间及成本投入,与此同时,脂质体的研发、生产工艺壁垒较高,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突破,因此,将伊立替康制备成脂质体药物的想法应运而生。 2015年、2022年,伊立替康脂质体先后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

  1995年,Sequus制药研发的多柔比星脂质体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脂质体药物,2010年全球销售峰值达6亿美元。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石药集团、常州金远药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等5家企业的仿制药获批上市,2021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多柔比星脂质体的销售规模接近50亿元。 2003年,绿叶制药开发的紫杉醇脂质体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脂质体药物,也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其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达到峰值,接近30亿元。 脂质体药物的成功商业化实例,吸引了众多制药企业布局该项技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脂质体药物销售额在2019年超过120亿元,此后有所下滑,2022年约为90亿元;但有业内人士推测,仅米托蒽醌脂质体的销售峰值就有望突破100亿元,市场前景一片向阳。

  从企业布局数量看,多柔比星、伊立替康、两性霉素B无疑是最热门的研发品种,分别有13、12和7家企业展开布局;从脂质体药物数量看,石药集团和绿叶制药均位居前列;从载药脂质体类型上看,两性霉素B所涉及的产品种类最多,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注射用两性霉素B磷脂酰复合物脂质体等;从脂质体载药数量看,装载双药的品种有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脂质体和伊立替康氟脲苷脂质体。 此外,使用特殊脂质体技术的有紫杉醇阳离子脂质体,该产品除了可以解决紫杉醇溶解度低、毒性大以及溶质引起超敏反应这三大问题外,还可以选择性地吸附于带负电荷的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达到只破坏肿瘤新生血管,而不攻击正常血管的目的。

  脂质体作为高端复杂制剂,其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转化周期长、临床成功率较低。 2020年5月,CDE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和《化学药品注射剂(特殊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中明确,将脂质体注射剂归类为特殊注射剂。 2020年10月、2022年11月,CDE先后发布《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仿制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为脂质体药物的仿制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 据梳理,目前已获批上市的脂质体多为传统脂质体或长循环脂质体制剂,但随着脂质体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渗透性和靶向性机制的不同,为更好地规范脂质体注射剂的研发流程,CDE于2023年3月发布了《脂质体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脂质体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这两份技术指导原则的发布,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脂质体药物在研发或仿制过程中药学、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等领域的质量要求,为脂质体递送系统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脂质体药物研发日趋火热,企业竞争显然愈发激烈,首当其冲的是多柔比星脂质体,目前该产品已初步具备纳入集采的条件。随着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深入应用,无论是在药物的种类、还是新型技术的应用,脂质体的产品转化率也将不断提高。相信在学术界、工业界、医保局和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脂质体药物将变得更加安全、有效、可控、可及性更高,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CDE官网等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均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im体育电竞